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我无条件相信他们,而是我有控制他们的能力。
“天下诸侯,在我眼中,也不过尔尔。我若想要杀他们,真的就是反手之间。我对大唐天下有绝对的掌控力,这是我能海纳百川的基本道理。”
听了这番话,宋娇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古往今来,有资格说自己能够以一己之力,掌控整个天下的帝王,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恐怕只有秦皇汉武,能够勉强够到这个水准。
为什么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只需要说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所有臣子加起来的力量,超过了帝王,那帝王就不能说能只凭自己镇压天下。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无理。毕竟要所有臣子都跟帝王为敌,恐怕也只有皇朝末世才会出现。但身为帝王,就该这样看问题。
只有这样看问题,他们才会防范每一个臣子,不付出绝对的信任,始终保持臣子力量的平衡,甚至刻意营造对抗。为什么帝王心术最核心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平衡术?这就是道理。
天下之大,帝王才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那个人。
他得防备所有人觊觎他的皇位。
天下没有比皇位更加尊贵的存在。
所以帝王认为每一个人都在觊觎他的皇位。
但这样的道理,放在李晔这里是不准的。
纵观历史,并非所有君王,都会在朝堂上施展平衡术,以保证自己对朝堂和天下的绝对掌控。
譬如说,秦孝公嬴渠梁。
他用商鞅变法,就是彻底信任商鞅。
秦孝公这么做,是因为秦国已经到生死存亡之秋,不如此,不足以让秦国在战国中继续生存。
但李晔不同。他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唐恢复盛世。
从表象上说,两人的确有所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两人其实没有区别。
秦孝公需要通过商鞅,来让秦国凝聚所有子民之力,李晔虽然不是通过岐王、蜀王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但他的根本所求,就是为了让所有百姓都忠心于他。
所以他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甚至是高于之前一切帝王的。
李晔现在表达的态度,就是他之所敢谋求这个,是因为完全能够凭借自己掌控天下。
宋娇无法反驳这样的李晔。
她看着李晔哑然失笑,眼神奕奕又明显有些奇怪道:“我从很早之前,就告诉自己,你跟李岘是不同的,不能用对李岘的标准来衡量你。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用先前的明君雄主的标准来看待你。
“现在我发现我还是错了,你或许跟所有帝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