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在蜀中多年,已经有不俗的影响力,就算说不上根深蒂固,也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而且他接受你的招降,避免了蜀中遭受兵祸,无论是军中将士还是百姓,都是打心眼里感激他的。你让他从蜀中出击,去对付南诏王,就不怕他借着这次机会做大?”
按照宋娇的想法,李晔不用王建是最稳妥的,让他安享富贵就是了。
从“帝王心术”的角度上说,在皇朝四面受敌,大举用兵的时候,应该消除内部一切隐患。将王建干掉其实最为省事。
如果李晔不想背信弃义,还一定要用王建,那让王建去北境,也比让他过蜀中去对付南诏强。
任何一个臣子,能够在这样的局势下,得到人主重用,去防卫重要边地战场,就没有不感恩戴德的理由。
所以宋娇觉得,让王建去对付南诏就是画蛇添足。
李晔却不这样认为,他道:“我接受王建的归降,还留着他的性命,不是为了给天下人做个样子,彰显我自身的仁义厚德,而是我的确能容得下这个人,也容得下他的人生抱负。”
这话落在宋娇耳中,让她看李晔的眼神,都变得格外怪异。
天下形势,早已清楚明了。在宋娇看来,以李晔的功勋才能,继承皇位是必然之事——她也不认为这有悖人伦。
太宗皇帝为了皇位,可以杀兄弑弟,软禁逼迫父亲——虽然从史实的角度上说,太宗这也是为了自保,不这样做就会被兄弟害死,但事情毕竟就是这么个事情,既然做了,天下人想怎么看太宗皇帝都得接着。
大唐皇朝有这样的先例,李晔让李俨将皇位让给他,有什么不可以?且不说李俨本身就不管事,在宋娇心目中就是一个昏君,就算他是个明君,那又怎么样?
既然是要做皇帝的人,自然不能对听由隐患在身边一直存在。就算李晔有太宗皇帝的胸怀,不杀功臣,但也没有重用昔日对手的道理。
李晔能够容许岐王领兵征战,已经足够让宋娇吃惊,后来知道了岐王是女子,她也就不在意了。虽说修真世界男女位差并不那么大,皇位可从来没有女子来坐的——除了武则天。
但王建却是货真价实的男子,他是有可能谋求大业的。
连马殷都敢在举世攻唐的局势下,谋求成就自己的功业,王建比马殷要强十倍,先前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朝廷投降,现在难道就果真没有别的心思?
李晔看宋娇的样子,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自嘲的无奈笑笑,“宋姨多虑了。我能不杀朱温,能重用岐王,还能许诺蜀王显贵一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