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泪流满面,已经是哭得说不出话来。
王建拍了拍她的手,聊表安慰,站起身来,负手看向成都城,背影萧索:“从岐王归降安王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蜀中走上了独木桥。本以为趁着安王出征河西,我还能有所作为,没想到南诏此时北犯,让我一腔热血......付诸东流啊!
“大势在朝不在野,这是天数,人能奈何?”
李晔在王府接见了无空和卫小庄,这两人现在是教派领袖,担负着在高原传道,帮助朝廷从精神上控制吐蕃人,并向西域回鹘渗透的重任。
这回两人联袂而来,除了禀报高原、西域事务,还有商议两教往后在大唐,如何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佛道相争由来已久,虽说眼下的全真观跟无空释门,跟之前的道门、释门已有本质区别,但毕竟还是两个山头,为了避免内斗,需要李晔给他们划下地盘来。
“没什么地盘划分,又不是黑帮,立什么山头。”李晔摆摆手,对无空和卫小庄道:“释门、全真观,日后就是朝廷管辖的两个江湖宗门,剔除你们教义中那些骗人的鬼话,当寻常宗门发展就可以了。”
无空跟卫小庄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苦涩。
没了那些骗人的经典,怎么去忽悠吐蕃人,控制他们的思想精神?
李晔也很快想到了这点,补充道:“可以骗外人,对国人就不必了。嗯,往后唐军向外征战时,你们就打先锋,先渗透敌国,控制敌国人的思想。这样等大军到来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让他们不战而降,自然是最好了。
“不能让敌国投降,至少也要忽悠他们的百姓,跟大军里应外合。”
说到这,李晔停顿了一下,摸着下巴一本正经道:“说‘忽悠’这个词,好像有些过分,毕竟你们也是咱们汉唐文明的一部分,代表了咱们的颜面,也不是完全骗人家。
“你们先回去改改教义,重点还是让旁人知道咱们的厉害,引起他们对汉唐的崇拜,以能到大唐长安,能做一个唐人为荣。激发他们为了成为唐人,不惜奋斗一生的热情!‘忽悠’这个词改一下,“思想改造”或者说‘促进思想进步’,更准确一些。”
听李晔这么说,无空和卫小庄都是一脸难色。
李晔动动嘴皮子倒是轻松,真要这么改变两教的教义,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既然李晔下了命令,他们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依言照办。
工作量虽然大,但李晔描绘的前景却非常诱人。只要想想日后全真观、无空释门所到之处,都是心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