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多大的进步。
拿这样的成绩,让赵俣大加封赏她的人,袁倾城着实有点心虚。
于是,袁倾城拿出来了她的另一个成果:“启奏陛下,臣妾还有一法,可提高粮食的产量。”
正在看前线捷报的赵俣,没有多想,就随口说道:“哦?展开讲讲。”
“???”
袁倾城心中一动,‘这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说得话啊?!’
话一出口,赵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立马补救道:“朕是说,你可直抒胸臆,朕洗耳恭听?纯纯、诗韵常如此说,你听不懂吗?”
一听赵俣是跟张纯、叶诗韵学的,袁倾城笑她自己多心了,‘也是,赵俣跟她们四个常有亲密接触,跟她们学几句后世的话,再正常不过了。’
接着,袁倾城就提议:“陛下可成立“肥政”机构,由地方官组织粪肥收集、绿肥推广,并记录不同土壤的施肥效果,再刊印臣妾刚刚著成的《倾城农书》,普及“用粪如用药”的精准施肥理念……”
袁倾城的意思是,改良水稻的品种固然重要,但化肥也是高产必不可少的。
袁倾城提议,将粪便与草木灰、秸秆收集起来,混合堆肥,通过厌氧发酵(密封坑池)或好氧堆肥(定期翻动)制成高效有机肥,这里还可以建沼气池用于照明或者烹饪,另外还可以在江南等水稻区推广紫云英、苜蓿等绿肥作物(秋季播种,春季犁入土壤作为基肥)。
袁倾城又提出,这个时期已有“稻-麦”轮作,可加入绿肥形成“稻-麦-绿肥”三年循环,还可组织农民挖取河底/塘底淤泥,晒干后施入农田,以及将屠宰场的动物骨骼(含磷、钙)粉碎后与醋或粪便混合发酵,制成骨粉肥。
最后,袁倾城又提出来了石灰、草木灰、天然磷矿等矿物肥料的尝试。
袁倾城预测,若系统推行这些方法,粮食亩产可能提高20%-30%,能显著缓解赵宋王朝的粮食压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