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让裴穗离开了。
随后,有宫女端来了丰盛的御膳,赵俣边吃,边听张纯在那边提醒自己,用她的计策,千万不要自己冲锋陷阵,只要借力打力就可以了。
张纯还建议,卖国、贪腐一块抓,而且,贪腐一定要有依据,做成铁案,这样才有充足的抄家问族的理由。
张纯又提醒赵俣,不能干一锤子买卖,不做则已,做了就得做到底,不如干脆就查一波贪腐,顺便建立垂直监察体系,反正就是不能让别人联想到赵俣想砸储蓄罐,而是将赵俣支持新党清算旧党的行为联想到赵俣想搞反腐上,打司马光他们卖国,也是为治贪找借口。
张纯给的建议(赵俣听出来的)是:参考明代都察院模式,设立独立于地方行政的监察机构,实行“风闻奏事”制度,允许御史匿名弹劾(需配套反诬告机制),推行“京察”、“大计”考核制度,将贪腐记录与官员升降直接挂钩,再完善财政监管,推行“四柱清册”审计制度(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建立中央金库与地方分库的双重记账体系。
总之,张纯建议,借着这次的政治事件,采取“制度反腐为主,案例震慑为辅”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重点完善审计、监察、考核三大制度体系,用以鱼目混珠。
这样一来,就肯定不会伤到赵俣的名声,毕竟,惩治贪腐,永远都是大快人心的事,这也不会引起大臣的兔死狐悲之心。谁让你们贪腐的,收拾你们,你们也是罪有应得。
而且,这也可以给赵俣这一朝建立良好的政治风气,省得像历史上的宋徽宗一朝,到处都是贪官污吏,从蔡京往下,满朝官吏一块搞贪污,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纷纷起义,不断给赵宋王朝放血,最后一步一步促成了靖康之耻。
另外,张纯还提醒赵俣,需注意平衡改革力度与社会承受度,避免重蹈“元祐党争”的覆辙……
赵俣知道,自己为了搞钱,清算司马光等旧党,这步走得很危险,有张纯用历史上的经验帮自己把关,避免自己走错了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赵俣看得出来,张纯这次是真的用了心,她甚至想到了用惩治贪腐来为赵俣砸储蓄罐的行为进行遮掩。
所以,张纯在那说,赵俣在那边吃饭、边用心听。
至于到底用不用张纯的这套方案,赵俣还得跟章惇等相关宰执商量,免得张纯搞出来的这套东西在这个时代水土不服。
等张纯长篇大论地说完,赵俣亲自给张纯盛了一碗莲子羹:“爱妃多吃点,看你瘦的,朕看着都心疼,你得照顾好自己,不然如何能为朕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