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重臣有倚仗,近臣的荣辱则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道爷若是想收拾他,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你明白就好。”严世蕃看着竟是有些兴奋。“从蒋庆之行事中可看出一些脉络,对了,把那人叫来。”
小吏再度被叫来,严世蕃问道:“蒋庆之还说了些什么?”
“长威伯说墨家纲领就两个字,发展……”
“……工为一切核心,也是大明之基石……”
严世蕃和严嵩交换了一个眼色。
父子二人都听出了一个味儿。
新意!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政治纲领。
以工为纲,纲举目张,延伸到农、商……进而延伸到朝堂。
“好一个墨家!好一个蒋巨子!”严世蕃一拍手,“儒多空谈,且对当下大明困境毫无办法……”
严嵩苦笑,心想你这番话把我父子二人都卷了进去。
“蒋庆之却走了另一条路,以工带动一切。工……”严世蕃止步,微微垂首,“从沼气池上来看,墨家这些年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在暗中弄出了不少东西。”
“蒋庆之此刻该担心的是儒家的打压!”崔元说道。
“陛下会支持他。”严嵩说道:“剩下的就要看蒋庆之能拿出来多少东西,那些东西对大明国祚有多少益处。益处越大……对了,今日可有人支持蒋庆之?”
小吏说道:“有,且不少。”
“嗯?”崔元问道:“谁敢当着那些大儒的面支持儒家大敌?”
“十余年轻士子。”小吏说道:“其中一人说,谁为大明说话,他便为谁说话。”
严嵩起身,反手捶捶后腰,严世蕃赶紧过去搀扶着他,“爹,回家歇着吧!”
“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敢于赴险。谁为大明说话,他们便为谁说话……东楼,你可曾察觉,支持蒋庆之的大多是年轻人。”
“年轻人手中无权,唯有徒劳呼喊罢了。”严世蕃说道。
严嵩摇头,走出值房后,看着东方缓缓说道:“谁不是从年轻时走来的呢?崔元是,为父也是。那些年轻人会渐渐成长,渐渐的,墨家就会深入大明各处……年轻人呐!呵呵!”
……
“墨家巨子?”
“是。”
卢靖妃几乎要疯了。
“把老四叫来。”
景王急匆匆回来,看着颇为兴奋。
“知道了?”卢靖妃问道。
“是。”景王方才去寻裕王,兄弟二人兴奋不已。
那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