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些担子,又有何不可呢?当然你也充分展现出了你的能力,让姐夫觉得,你是不可或缺的那一个,他才对你更加信任和器重。”
张峦苦笑道:“可是……为父哪儿有那本事啊?”
“一切有我啊。”
张延龄咧嘴笑道。
……
……
内阁。
刘吉把刚自翰林院回转的徐溥叫到内堂,随即好似拷问般,将徐溥去翰林院商讨之事,一并问询出来。
刘吉听完后一脸惊诧地道:“如此说来,翰苑对于张来瞻入阁之事,并无多少排斥?甚至暗地里还大加支持?真这么离谱?
“时用啊,难道现在翰苑那些人,连起码的原则都不讲,开始攀附权贵了吗?”
徐溥脸色也有些难看,但还是耐着性子把他了解到的情况和盘托出:“先前怀公公去了翰林院,召集各位学士传达了陛下的意见,说是只要那位张学士能调遣西北军将,获取一两份捷报,就可令其入阁,为后续朝议做好铺垫。”
“呵呵。”
刘吉脸上带着奚落的笑容,“有军功方能封侯拜相,还以为这是在汉朝呢?还是说有的人痴心妄想,以为军功唾手可得?”
徐溥苦笑不已,摇头道:“在下并不知怀公公的意思究竟为何,但看起来,其再三强调的捷报,或许另有所指。”
刘吉问道:“你说说看,怎么个另有所指法?”
徐溥一脸认真地道:“照理说,此番往西北运送布帛、钱粮等物资,虽为张学士主持,但也不过是例行公事,并不涉及对草原用兵。
“怀公公强调捷报,便说明,司礼监对于此战期许,远高于陛下和那位张学士,提前放出风声来,也是为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哦。”
刘吉会意道,“你的意思……我晓得了。陛下对张来瞻的期待,只是让李孜省、覃昌和朱永顺利完成西北运送钱粮的任务,而怀恩却故意说得捷报方能入阁,这是在给张来瞻挖坑呢,对外作战要取得一场胜利谈何容易啊?更何况,没有一个像样的都御史去治军,光靠李孜省、覃昌和朱永这样不靠谱的组合,无功而返都算是好的。”
徐溥道:“也有可能是出自陛下授意,既然朝中不少人对张学士入阁之事颇有微辞,那就以一场难得的军功,为其入阁铺好路。
“既出自怀公公之口,所代表乃是圣意,便说明陛下已为这件事做了退让,那翰苑之臣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刘吉点头道:“你是说,陛下明知此事难以办到,还以如此条件作为张来瞻入阁的前提,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