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这算明示江城海弟兄反目了。
【老五临死想说话】
这里明确承认,沈国良临死前后悔了,想说出赵灵春的身世,但小道刀太快。
所以说,下手太快,未必一定是好事。
另外,老四金孝义临死以前,确实看见是老五开的黑枪。
【烟庆典】
终章时,胡小妍众人看烟。
烟虽美,但她却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算是再次强调小妍的大局观吧。
…………
再说得失。
为什么说这一卷比较失败呢?
先不说这一卷篇幅适不适合网文,但我可以肯定,它不适合连载。
因为这是一个首尾呼应相隔甚远的篇幅。
比方说,第一章就出现的中村一郎,在第一百一十章才体现其作用;第五章就出现的刘玉清,在第一百零四章才再度登场。
这就会让一些缺少耐心的读者觉得,你这人物没用,跟剧情完全没关系。
其次,这一卷虽然不能说是视点人物的写作方法,但三大家在前期确实戏份很重。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当发生了一个情节以后,我必须交代三大家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因为人物并没有开上帝视角,而又统统都很重要。
因此就会出现,一个事用不同角度阐释。
剧情节奏由此会显得拖沓,非常不适合追读,得一口气看完,才能感觉到其中的趣味。
在此不得不说,各位追读老爷,辛苦了!
另一方面,我不敢说自己群像写得有多好,但这一卷确实有很多角色,有成为主角的潜力。
苏文棋这一条线,从支持会党,到最后保全家族;赵灵春这条线,复仇;陈万堂反水;包括胡小妍的成长过程……
很多角色都有清晰的脉络,导致主角小道在前期确实比较边缘化了。
这在网文来说,应该算是大忌了吧?
另一方面,在这一卷,我也感觉到了文字的局限性。
我确实是在有意营造影视剧的画面感,但这里有个难题。
比方说,拿《隋唐演义》作为暗示,如果是在影视画面中,放在一个角落,那就是暗示;可如果一旦落实到文字,写出来,就成明示了。
还有老四死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画面是,老四的手最后落下,看似不经意,最后却落在了老五所在的方向,但文字不能这么写,一写就是明示。
还有一点就是大纲。
写作过程中,调整大纲,是挺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