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
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原本贫瘠的村落乘着东风也快速变的富裕了起来。
尤其是近些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成群结队的进城,租房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城中村的村民们便纷纷在自家原有的地基上进行加盖。
在王家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着五六层的自建房,多的四五十间出租房,少的也有二三十间。
许伯安表弟的老丈人家就住在这里。
认真来说,许伯安表弟的老丈人家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老丈人和丈母娘夫妻俩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在江州商业银行上班,这在东江市已经是让无数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还是铁饭碗的双职工。
只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前些年许伯安表弟的老丈人得罪了江州商业银行东江分行上一任行长的小舅子,夫妻两口子从交通经济发达的南部主城区调到了北郊新成立的支行网点。
东江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南城到北郊,距离足足得两个小时的车程,这还算不堵车的情况下。
两人无奈,为了上班方便些,只得举家搬迁,所幸买房子安定在了这里。
伴随着东江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北郊也变成了新北区,上一任行长也退休了,那位得罪过的行长小舅子早已离开银行系统,出去玩金融小贷了。
只是夫妻二人却被遗忘在了这里,调动无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就习惯了。
反正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
况且家里也因祸得福,早年在这里买下了农家小院,此刻又拾掇成了出租房,一年下来租金也不少赚。
只可惜当年怂恿女儿学金融,毕业后好回来参加内部考试的打算,随着夫妻两口子的被流放,似乎只能无限期搁浅了。
并且让两口子郁闷的是,女儿在读大学期间,还找了同校的校友谈恋爱。
据说男方是单亲家庭,母亲工作也很一般,只是电厂的普通后勤劳务工。
对方的这种条件,原本两口子是说什么也不同意的。
怎奈女儿一心喜欢对方,当父母的也只好认下了。
原本两人就憋着一些不顺心的气,今天却又听说男方那边原本预定的婚宴酒店似乎也出了点儿问题,气性更大了。
碍着女儿的面子,又想着木已成舟的无奈,老丈人拉下脸找了好多熟人拜托找酒店。
但是熟人朋友均表示这事儿太急了,根本不可能挤出来能办酒席的宴会厅。
张鹏的老丈人更生气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