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时,双方的争斗才会进入白热化。
朱厚照这次干净利落的突袭,让杨一清与杨廷和难得的团结了起来,迅速的开始廷推。
然后毫无波澜的以一致意见,举荐陆完为兵部尚书。
随后杨一清以廷推主事人的身份,和杨廷和一起向朱厚照递交了廷推结果。
朱厚照很痛快的给出了认可,任命陆完担任兵部尚书。
这让朝廷重臣们一时猜不透,天子是打算让之前的那次兵部事变翻篇,还是进退有度的等待着进一步周旋。
很快,陆完平平稳稳的上任,然后平平稳稳的交接了兵部的权力。
他本就是兵部的二号人物,现在又是临危受命,兵部各司都表现出了空前的支持力度。
兵部三号的李浩,心虚之下,很快再次称病。
但是对叛徒的追杀,立刻猛烈而来。
六科的言官们开始反转,猛烈的抨击李浩在顺天府尹任上的不称职,以及在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上无所作为。
李浩哑口无言,只得请求致仕。
朱厚照出面保了保,终究没硬气到最后,很快李浩就被罢官,仅得到了允许使用驿站乘传回乡的待遇。
在原本历史上,李浩确实是秘密投靠了朱厚照。
只不过他那时扮演的是李士实那个踩雷的角色,他被朱厚照任命为礼部尚书,补了傅珪的缺。
结果,李浩这下捅了马蜂窝。
作为没有经过廷推,而是以中旨晋升的尚书,再加上不为翰林而主掌礼部,他被六科十三道疯了一样的撕咬。
李浩老脸丧尽,狼狈的六次请求辞职,才总算是保全了最后的体面。
这个时空,经历了裴元挑起的“大议功”,李浩的功过,被更清晰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然后,他跑路的身形就更狼狈了。
朝廷上的风云变动,让裴元看的津津有味,不明真相又知道点什么的魏讷和焦黄中,却彻底的跪了。
两人做梦都没敢想,当初那些狂言妄言竟然都是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