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名,是故,私心古来有之。
若民无私心,则昏昏度日,不事生产,而至家无斗储,人丁凋零;若商无私心,则贸易不通,耳目闭塞,而至国库不丰,民心难安,此将国之不国,民之不民。
然,此心应论之以善恶,应论其行事之结果,若以善心却得恶果,此为正中之偏,若以恶心而得善果,此为偏中之正。是以,若君子而论私心,应三思而行,思其因,思其情,思其果。”
徐韶华因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时有感而发,当初他之所以在得知军报有异后,明知前路渺茫,明知此去或许会打乱他这些年的种种筹谋,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去了。
盖因,若是他的猜测成真,若是傲舜大军挥师而下,这后果他承受不起,更不愿看到。
若是说的自私一些,他为的是自己的家人安然无恙,可那些驻守寒塞的将士便不是这样的想法吗?
他们拼死守护的百姓之中,本就有自己的家人,正因如此,所以他们才能悍不畏死!
三思而仍往,此事必行!
这是一道论题,但更多的却是在与自己的理智和感情斗争,但谁又能说这样的私心有瑕?
无人!
“是故,若民欲子孙后代,生生不息而耕耘不辍,辛劳而得穰穰满家,丰衣足食;若商欲买卖牟利,饱腹享受,而走南行北,奔波而得金银之利,国库充盈。
若忠言逆耳,死谏而得劝劣政,若马革裹尸,死战而得一方安宁,虽私心而犹大义也!学生,谨答。”
待最后一笔落下,徐韶华只觉得自己仿佛浑身的力气在一瞬间被掏空一般,笔刚一搁下,手指便已经轻颤起来。
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一次作答让他深刻的将自己曾经的经历,内心的想法这样剖析。
但也从未有一次答卷,让他能体会到这样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一刻,随着身体的疲倦袭来,可更多的却是精神的满足。
徐韶华长长吐出一口气,静待本次考试的结束。
而出人意料的是,本次徐韶华较之上一考,竟然提前一天写完了答卷,是以他足足等了一整日,这才终于在次日得以踏出号房。
正午的暖阳将柔和的光晕平等的洒落在每一处土地上,少年走出号房,却不由得被晃了眼,待他适应后,那双墨玉般眼眸中,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枷锁被悄然打开,深沉转为清亮,却又似返璞归真。
“华弟!”
徐韶华刚一走出贡院,安望飞便冲着他招了招手,两人身上都有味道,谁也没嫌弃谁,只并肩走着,安望飞忍不住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