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诚心和我过不去
楚国军方对殖民扩张非常有心得,其最大的依仗就是源源不断的华夏移民,对征服地区实行彻底的“腾笼换鸟”政策,清除可能的一切隐患。
潘天寿中将曾经主导刚果河总督府十年,对此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他采取“稳打稳扎”的举措,对这座岛屿逐步蚕食。
在军事占据马达加斯加岛之后,东非占领军彻底掌控了其主要城镇和干线公路周边的乡村,对交通要道,山隘口和桥梁实施封锁,将整个殖民地割裂成无数互不联通的碎块。
不允许土著人口随意流动,所有流入城镇乡村的可疑人员,只要不能熟练的使用汉语,便立刻予以拘捕。
汉语是证明身份的唯一标准,比任何的证件都好使。
在种种殖民举措之下,当地被征服的土著,沦为任意宰割的羔羊。
这种情形在加里曼丹岛,苏门达腊岛,夏威夷和中美洲,南美洲哥斯塔尼亚总督区以及刚果河流域,曾经无数次的发生过。
所有的武装反抗就像海面上激起的波浪,终将归于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岁月流逝的悄然间,构成当地社会人口的主体民族已经变成了华裔移民……
根据马达加斯加占领军5月初的统计
前后向东非公司输送了37.92万人,完成计划的九成,其中男女各半,皆为13岁至二十五岁间年轻土著人口。
在征服战争中
爆发大大小小战斗千余起,陆续歼灭土著反抗军达十几万之众,可谓功勋卓著。
基本肃清了城市乡村盗匪流寇,治下土著人口约170余万,占据了主要的平原农耕地带。
这其中,纳入土著苦役营中约二十余万男丁,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修桥筑路,扩建港口码头及仓储设施,营建城市建筑等等,开始了全面的建设工作。
土著苦役营分为三四百人不等的队伍,划分成数百个苦役营,由华裔武装民兵看押分段建设道路,桥梁,日夜在工地上苦干。
对剩下的土著人口,实施男女分离管理。
远征军冶下的村庄改造为集体农庄,按照华人传授的先进农田耕作方法,集中实施农业大生产。
无论男女老幼,必须下田干活才能换来一口吃的。
楚国殖民军队对通向山区的道路实施阻断,每隔一两公里建设一个土堡,配备二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官兵不等。
沿线设置铁丝网,每隔十多公里以当地乡村为依托,设立营部,驻扎较多兵力,一般是两三百名官兵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