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红火。
村镇里普遍翻盖了砖瓦房,宽敞明亮而又体面。较为破旧简陋的木板房已经成了少数,泥土茅草房几乎看不到了。
在苏门答腊地区
这些华人新移民必然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十几年后,日子能过的如同本土三岛一样红火,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很多村民的衣服上都有大大小小的补丁,但看得出来面色不错,应该能够吃得饱饭,这就达到了基本的初期目标。
南洋这片热带地区一年三熟可不是玩儿的,只要愿意挥洒汗水,勤于耕作,在一年稻米三熟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套种一茬蔬菜瓜果。
以每亩地平均180斤左右的产量计算,一年三熟怎么也要收到500斤以上,那平均每户几十上百亩要收多少粮食?
移民南洋的华人最先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养鸡,养鸭,养羊,养猪,养牛,养马,养驴子,发展蔬菜水果生产,这都是来钱的门道,日子必然过的越来越红火。
虽然富裕起来的速度比较慢,但胜在稳当。
离开亚齐府的时候,楚王郑国辉语重心长的叮嘱一众官员们:
“要齐心协力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朴实的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地区经济发展上去。成就个人仕途的辉煌同时,也铸就地区经济发展的丰碑,实现真正的双赢……”
随行的官员急忙记录下来,今后将会作为楚王明旨传发全国,供各总督府,府,县官吏遵循执行,极具教化百官的重大意义。
亚齐港距离印度科钦港的距离约2370余公里,出访船队以平均12节的航速,在第5天临近中午时分,顺利抵达了这座被称为“阿拉伯海之皇后”的重要海港。
“大洋穿梭者”号游轮缓缓地停靠上码头,在码头上,当地英国殖民政府代表,一众各国高官贵族绅士淑女,楚国驻印度外交使节,华商和当地的华裔居民多达数千人,手举着楚国的八卦太极旗热烈欢迎楚王御驾到来。
遵循着华人古老的传统,在码头上还举行了舞龙舞狮表演,呈现出热闹欢庆的氛围。
大洋穿梭者号侧舷开有可以收放的舷梯门,能够直接搭在码头上,可以供邮轮里搭载的皇家车队依次驶出,如同后世滚装船的设置一样。楚王率领随行人员在与迎候的当地英国官员和楚国驻印度外交使节略微寒暄后,挥手致意欢迎的华人群众,随后便坐进了皇家车队中。
皇家车队由英国驻军骑兵开道,一行36辆闪亮耀眼的轿车组成车队依次而行,后面是跟随着大量白人马车,向着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