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政策都有利于工商业全面发展,营造了相对公平的氛围,合理的税收政策,这一切都支持了工业发展深入化。
八大宴的城市建设整体呈现出灰暗的色调,即便有宽敞的道路,高大的椰树和鲜艳绽放的灌木丛,有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殿阁重重,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这座工业城市的印象。
高大椰树上有着明显的粉煤灰印记,道路绿化带中,城市房屋顶上,甚至行走在城市中的居民衣着,都有明显粉煤灰的印记。
楚国本土的居民喜欢穿浅色服装,例如月白色的夹袄,白色的对襟唐衫,千色绣纹丝绸大褂子或是清爽透气的浅色麻衣。
这些服装都容易沾染上空中无处不在飘散的粉煤灰,显得肮脏和陈旧。
在外面一天下来,淌汗都是黑水一道道的印子,这让八达雁本地居民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相比起这些小麻烦,挣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楚国最大的城市,毫无疑问是都城马尼拉,这座城市从1871年91.27万人,已经发展到1882年末总人口达到188.61万人,11年间增长了一倍多。
城市规模因此增长了2.7倍,周边发展出来的新兴城镇林立,数十条通往各地的通衢大道密如蛛网,并且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城市高架桥,以此疏散交通。
在这座世界排名第四大都市中,每个月都有新开通的有轨电车线,通行里程不断的延长,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势头。
马尼拉设立了有轨电车厂,已经能够大批量的建造有轨电车,只不过核心部件还需要从欧洲进口,国内的技术尚不过关。
但这已经很难得了,马尼拉是最早运营城市电厂,有轨电车,电话,长途电报,煤油路灯的世界大都市之一。
并且开通了城市隧道,大型跨河桥梁,城市立交桥,环岛交通以及高标准的城市道路建设,这在世界范围内引为范例。
每年都有很多来自欧洲的行政官员,专家和学者前来马尼拉召开国际会议,商讨相关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大都市运营等课题,在这一领域,马尼拉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作为楚国的都城,马尼拉从来不缺乏大项目和新兴产业,比如新近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有轧电车制造行业,内燃机,蒸汽机等等,都是首先在马尼拉落地开,发展壮大起来。
这里有全国最多最丰富的金钱汇聚,还吸引了英,法,美等外国投资,大都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到时候可以看到脚手架和大型建筑工地,是一座蓬勃发展中的大都市。
所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