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房屋很多,城镇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中。
在镇中心的一栋大宅内
东非公司总督康宁召集几位主要董事,正在商议近期动荡的红海局势,以及应对之策。
红海对面就是阿拉伯半岛的吉达和也门的首府萨那,那里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边疆省份,也属于英国的保护地。
在面临沙俄军队全面围攻之际,难免地区形势动荡,人心惶惶,沙匪盗贼四起,治安形势更加的恶劣起来。
王学懋董事是主要的副手,他如今是个富态的白胖子,脸上戴着金丝眼镜,慢条斯理的喝茶说道:
“总督大人,学懋以为地区形势动荡的影响,还波及不到我东非公司来。只要善加应对,未尝不可坏事变好事。”
“王大人此言颇为有理,说说看。”
“红海对岸局势不管如何混乱,我们该做的生意继续做。想要枪支也好,粮油也好,尽管拿出真金白银来换,阿拉伯女人和骏马也可以。但要是在我们这里撒野,那得看看有几个脑袋。”
“哈哈哈哈……确实如此。但华人村镇的防御还要加强,日常军事训练不能松懈,免得为敌所乘。”
“请总督大人放心,所有的华人村镇全都编列出民兵,日常巡逻执勤,搜缴任何可疑之人。在我华人定居点以外的地方,没有生存的可能。”
“嗯,常备不懈才是王道。”
康宁总督对东非公司的防范举措还是很放心的,满意的点头应道。
东非公司这一班子头面人物,多以殖民官员为主,善于建设,长于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像厄立特里亚地区建设的很像个样子。
从定港至阿斯马拉沿线六十几公里是主要的华人移民安置区,华人村镇大多设置在周边沿线上,已经稳定的开始出产小麦,高粱,大豆和一些蔬菜,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
随着更多华人移民的到来,正在开辟出大片土地,种植上品种更加丰富的农作物,以满足本地居民和轮船往来补给的需求。
这些华人移民奴役本地黑奴,建设道路和水渠,建设村庄,形成一大片又一大片垦殖区,给本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村镇的华人移民,在抵达后很快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
并且组织起来,形成村镇武装民兵和骑兵队,日常搜索周边区域,抓捕潜逃的黑奴及陌生人口,丢进采石场里服苦役。除了日常在本地生活的华人,其他的皆为需要镇压的黑人土著部族人口。
游离于该地区周边的黑人土著部族人口,发现一个抓一个,胆敢逃跑和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