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漫长的主政时期。
甲米地侯爵府是王国顶级的大贵族,躺平的话,可以尽享人间富贵,逍遥一生。
李经羲若想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事业,又何尝不是一道沉重的枷锁。
必须冲破世人质疑的眼光,必要能人所不能,去最艰苦的地方历练,方能有所成就。
正是深明这个道理,李鹤章为嫡子选择了一条最艰苦的道路。
只要能硬捱下来,如锥在囊中,其锋自现。
“父亲大人,孩儿愿去刚果和公司磨砺,敬请允准。”
“想好了吗?那可是一条危险重重的拓殖道路,要从一无所有开始建立一座殖民城市,建立无数的殖民乡镇。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至少要4~5年时间,方能厚积薄发。”
“男儿当志在四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阔胸襟做出一番事业,孩儿愿往。”
“好,不愧是我李家的骨血,硬是要得,为父甚慰也。”李鹤章终于合掌大笑起来,眼神中满是欣慰之色。
人人都见到李氏家族辉煌鼎盛的一面,可谁又会看到长毛匪乱时期,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凤章这些高门弟子纷纷投身军伍,赞画机宜,呕心沥血,经历大大小小数百丈,吃了不知道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咸丰八年后,李鹤章入曾国藩湘军大营,管理文案,参预军谋,劳绩迭著。
在宁都、吉安、安庆诸多艰苦战役中,立下卓越战功,清廷嘉奖赏戴翎,以知县留湖北补用。
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进师上海,以道员超署江苏巡抚,图谋苏常一线时。
李鹤章率二千增募淮勇绕道淮扬来沪支援,千里迢迢日夜兼程驰援。并任督办前敌防剿事宜,统率诸军。
入则筹赞兵谋,出则调和诸将,安抚士卒,无不谙熟如意,皆是艰苦环境下历练所得。
温室里养不出栋梁之才,倒是败家子多不胜数。
李经羲自小是听着家族前辈的辉煌过往长大的孩子,如今正是青春少年时,自有一番热血雄心。
在李鹤章这里表了态,这事儿就算板上钉钉了。
在欣慰之余
李鹤章还是做出了妥贴安排,他说道:
“既如此,那就跟随第六批前往刚果河的船队,于下月出发吧。
走的时候,把阿强和阿福带着,这都是跟随老夫十几年的得力人手。
有他们在,可保性命无忧矣。”
“父亲大人,福伯是你身边得力的人,日常使唤可缺不得,就让强伯和我一起去吧?”李经羲眼神中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