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长和队长皆为华人,多是拥有从军经验的退役军人,负责整训黑人营,担负日常巡逻执勤任务。
黑人营的巡逻队,以20人为一队,日常负责在土城墙上巡逻守望,遇敌时,冲杀在前,运输物资时,护卫在侧。
这些黑人营的士兵统一配发短衫制服,牛仔遮阳帽,日常不需要担负繁重的劳役,能够吃得饱,比起黑奴的待遇来强得多。
表现出色的黑人士兵,还可以得到食物,酒和女人奖励,这让他们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
用黑人士兵监督黑奴劳动,比之华人殖民者亲自出马更加严苛,效果更好,也更省力,省心。
刚果河公司所要付出的仅是一张劳军券,一张酒票,一张肉票或一张香烟票,凭票可以享受不同的服务。
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
移民城市得以很快展现雏形,建筑和街道相继落成,土城墙也在短时间内完工,随后进入城市内部建设。
尝到了甜头以后,一部分华人殖民者便带着黑奴到城外开荒种地,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干?
在刀枪和皮鞭的压力下,竟然也干的有模有样。
大致到了1875年6月下旬,随着第4支和第5支船队的抵达,大西洋沿岸的7座华人殖民城市基本呈现出雏形,播种的庄稼和蔬菜长势良好,稳定了初期局面。
刚果河公司随即以河口的卡宾达城为起点,组织三艘武装货船沿河上溯,在适宜的河口与平原地区,建立深入腹地的华人殖民点。
又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相继建立了17个华人移民点。
这些移民点大多规模较小,最大的也就是四百余人,小的只有百余人,可同样建立了土城围,只不过规模较小罢了。
大抵在十月份左右,刚果河公司停止了深入殖民开荒。
转过头来应对葡萄牙人的骚扰,以及蛮荒黑人部族的冲突,先行站稳了脚跟再说,这是当前的要务。
首先是葡萄牙殖民者,由于国小力弱,葡萄牙人在刚果河沿岸的存在感不强,却又不能忽视。
早在1483年,就有一支葡萄牙船队来到刚果河口,指挥船队的冒险家迪奥戈·康派遣船员溯刚果河而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热带丛林深处的刚果王国。
葡萄牙人的目标,是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他们将刚果王国,看作是航路上的合作者,至16世纪初,两国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来自欧洲的武器装备,连同基督教信仰一同进入刚果王国,刚果上自国王下到臣民大都成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