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餐馆,戏楼酒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上青楼赌坊,邮局电报局,警署税所,米行百货行等等,城市很快就百业兴旺起来。
各地华人城市中都有的锯木厂,碾米厂,榨油厂,煤窑砖窑,烘干窑,面粉厂,农具厂等等随后营建起来,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
整个斯里巴家湾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距离城市约59公里的西南海湾处,有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被设为军事禁区,禁止任何闲人靠近。
数天后
楚王郑国辉带着吴青峰一行抵达这里,隔着远远的就有铁丝网和土垒墙,还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执勤。
穿过两道警戒区,才能够抵达真正的生产区。
这一区域井架林立,还有长长的粗铁管,沿海地区排列着几十个大型铁质油罐,每个油罐都可以承载上千吨原油。
沿着海湾边码头栈桥上,还停放着三艘大型铁罐船,每一艘都有二千多吨运载能力,专门负责运载原油。
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略微仿佛臭鸡蛋的味道,并不好闻。
楚王郑国辉从马车上下来,却神情陶醉的深深吸了一口,仿佛嗅到了金钱的味道,脸上满是欢欣之意。
发现油田的过程非常顺利,只是拷打询问了一些当地土著,就交代出这里有一些黑色池塘。
当地人会将黑色池塘中粘稠的东西缠绕在火把上,这样火把会烧的更持久,更明亮,仅此而已。
也就是油田周边的几个村土著会这样做,距离稍远些的土著部落,嫌弃太费事儿,压根儿也不往这边来。
就这么顺着找过来,一查探果然是原油,就像吃饭喝水那么容易,简单的就找到了。
剩下的自然不必说,楚国轧钢厂已经具备了轧制各种口径铁管的能力,引进技术的阀门厂可以提供阀门,造船厂具备生产储油罐的能力。
一切就在秘密的筹备中迅速展开,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项目进行的非常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