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舌。
犹太人的力量,自己还是有点小看了,这些家伙是真不差钱啊。
区区一个海法就舍得砸二十亿美金,那特拉维夫呢?其他的城市呢?这整个国家能弄来的钱财怕不是得有一百多亿美金?
羡慕不来啊。
历史上,以色列独立之初倒是也没拿到这么多的钱,而且几乎都是捐赠很少有贷款,因为刚在以色列落脚的犹太人是讲耕战的,主要精力还是都放在了开荒种粮上了。
说白了,大家知道中东这地方石油资源丰富,但谁也没想到有这么丰富,再加上二战后至少60年代之前,都是石油的价格低谷期,大家对开采石油的热情也确实是远没有后来那么高。
翡翠价格低迷的时候,玩赌石的人自然也会少得多,东西虽然完全不同,道理却都是一样的,谁又能像郑毅这样采石油的时候一采一准,稳赚不赔呢?
而除了石油相关,就中东这个位置,一时半刻的也确实是没什么工业可以发展,完全没有抓手。
后来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一口气连续打了五次中东战争,反对以色列成了整个中东的政治正确,再想要去发展石油相关的产业,那也晚了。
以至于以色列明明是一个中东地区的国家,后来发展出来的产业却都是和中东这边哪哪都不挨着的:军工、it和互联网、钻石交易、金融洗钱、生物医学。
哪哪都不挨着,甚至明明是在极度缺水的中东地区,愣是生砸出来了芯片制造业,全世界都找不出比他更抽象的产业结构了。这区位,闭着眼睛看都应该发展石油炼化和化肥生产啊。
而眼下这个时空,至少海法的规划是老老实实围绕着石油炼化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在搞的,而且郑毅在这个炼化工厂中,不需要投钱,纯技术入股,其个人也占了20%的股份。
甚至郑毅看得出来,恐怕不止是海法,特拉维夫那边也会以相关的后续加工作为主要的工业方向,比如塑料加工之类的。
“我没什么问题,南盟扩张,目前除了加尔各答之外,其他的城市可都是全民持枪的,而且我们还要强制实行劳动法,同一家公司内最高薪资和最低薪资之间收入差距不可以超过六倍,特殊行业可以放宽至八倍,公司的薪水支出,不可以少于毛利润的三分之一。”
梅夫人:“当然,郑先生对于劳工保障方面所做出的规定,倒是还颇为科学,我们完全同意,建立以色列,也是为了让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啊。”
郑毅:“梅夫人您能有此心,果然,咱们才是一路人啊。”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