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没参与过殖民贸易,就连用来吃饭的金融生意都秉持着中立和绝对的市场化运作。
而不是像后来的高盛那样,靠搞事来获得超额利润。
米斯金说:“爵士,你对海运集装箱标签乃至整个海运数据化改造的设计堪称完美。
你的方案我们拿回去给劳埃德的资深精算师和辛迪加们都看过了。
在我们内部被作为卢丁钟下的经典问题让大家慢慢思考。
大家怎么想都跳不出你设计的框架。
而在你设计的框架里,又找不到更巧妙的方案。
甚至哪怕不考虑用于容错的冗余度,在效率上都很难接近你设计的方案。”
劳埃德的历史可以追溯16世纪起源于伦敦塔一家名为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馆。
当时咖啡馆是船主、商人、船长和保险商聚集的地方,他们在此讨论航运和保险相关事务。
尽管爱德华·劳埃德本人并非保险从业者,但他的咖啡馆为保险交易提供了场所,逐渐演变为保险市场的雏形。
后来劳埃德发展成了全球航运保险的中心。
其中承包人,也就是是实际承担风险的个体或团体,他们组成辛迪加。每个辛迪加由一群投资者提供资本支持。
很明显,你要在这个市场上赚到钱,最大的要求就是计算能力。
市场本身养着一大群精算师来做风险定价,辛迪加们同样擅长精算,大家得从风险和收益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然而就是这么一帮精于计算、靠计算吃饭的人,在面对集装箱标签化系统的时候,都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劳埃德广场的精算师们要么没看林燃的方案,先自己去想,想到一套还算是满意的集装箱数据管理方案,结果被林燃的给秒了。
理论上的效率提升,比香江海运已经实际运行后的效果还要差一截。
要么就是看了林燃的方案,然后自己再去想,看能不能想到更好的,结果就死活想不到。
同一个现实问题,有对比才能意识到差距所在。
林燃的存在让劳埃德的辛迪加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说麦克纳马拉是首陀罗的话,其实金融行业从业者们数学是大家吃饭的玩意,但大家不信种姓这一套。
你纯数婆罗门也得拿成绩来,我们才认你是婆罗门。
林燃显然就属于能拿出东西的婆罗门。
“这是因为它底层关系到的数学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我的大脑独一无二。”林燃指了指自己的头自嘲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