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营盘,开始入营休整。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走下了马道,往州衙策马走去。
陇右收复江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江油县的城墙、街道、屋舍都得到了重新修整,百姓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他们在西川时,需要承受酷吏的盘剥压榨,到了陇右治下,虽然赋税不轻,但却胜在公平,不会有酷吏盘剥他们。
更何况陇右对剑南六州的政策不错,如今还处于衙门出粮,百姓出力的开垦阶段。
只可惜龙州交通不便,陇右的粮食无法迅速转运至此。
不过等刘继隆夺下三川,龙州就不用等陇右大老远的转运粮食了,单靠绵州的田赋,就能推动龙州开荒事业不断进步。
望着道路两旁那些脸颊渐渐饱满,衣裳也相较干净的百姓,刘继隆心里稍稍安定几分。
他在看百姓,百姓也在看他。
“这就是节帅吗?”
“模样生的真好看,怪不得僧人们说节帅是菩萨转世。”
“阿耶,就是他给我们发粮食和衣服的吗?”
“要称呼节帅,不能对节帅不敬。”
百姓们不敢喧哗,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刘继隆在骑兵护卫下远去,私下讨论着。
“哈哈,挈(qiè)彪你看看,这些百姓的眼神与当初陇右的百姓一样!”
马背上,已经被拔擢为校尉,却仍旧提领一旅兵马的马懿畅快笑着,与身旁李阳春、高述等人讨论着江油百姓看向他们那尊敬的目光。
马懿有马成照顾,自记事以来,似乎只吃过两三年的苦日子,剩下的日子都是一帆风顺。
于他而言,能够被百姓以如此目光注视,比得到数十上百贯的擢赏还要令他舒服。
“你小声些,莫要败坏三军名声。”
高述忍不住提醒着他,马懿却依旧忍不住在笑。
二人谈笑间,李阳春则是说道:“话虽如此,但你们难不成忘了朔方和秦州的百姓是何模样?”
“我觉得节帅当初说的很对,这天下还是有很多百姓遭受疾苦的,我们能解救照顾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不说远的,单说三川四百余万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们唯有跟随节帅击败高骈、李福、王铎三人,才能解救三川四百余万百姓。”
李阳春话音落下,高述与马懿顿了顿,眼神古怪打量着他,末了忍不住道:“我等现在已经参军,不用考试思想了。”
“哈哈……”李阳春轻笑,摇摇头的同时不再说什么,而是改变话题,与众人讨论起了此前的积草岭之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