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雪耻!”
麦积山被夺,上邽便再无屏障可言。
若是不想要丢失上邽,双方一战在所难免,王重荣也准备用接下来这一战来雪耻。
只是面对王重荣的这番模样,王重益却有些心不在焉。
昨夜他们虽然被打了个突袭,但后来双方在豁口僵持也是真的。
当时他们几千人都收拾不了不足一千叛军,如今丢失麦积山,在平川之上与叛军为敌,他们真的是对手吗?
王重益的思绪还未落地,便见远方有队伍从上邽开拔而来。
细雨仅下了半个多时辰,道路并不算太泥泞,故此各军得到消息后,立即撤往了上邽,再在上邽完成集结,与王式驰往了麦积山下。
王式征集三万民夫与全城牛马骡车运粮而出,队伍延绵七八里,纷纷朝着麦积山东边的籍水靠去。
籍水宽不过十余丈,王式早早就命人在籍水上搭建了壕桥,所以当他率军抵达此处后,他立即将目光看向疾驰回撤的李弘甫。
“请李使君率军一千护送这三万民夫及粮草撤往安戎关。”
“少保放心,某一定将粮草安全送抵!”
李弘甫作揖回应,心中暗道:“前提是少保您得守住籍水才行……”
局势如此,哪怕是李弘甫也知道,今日之战,最好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与陇右交战四个月,秦岭以北的十万官军被打得只剩两万,陇右折损的兵马最多不过两万。
秦州丢失后,陇右战线前推,即便没有缴获粮草,也能凭借武山、伏羌二县的秋粮迅速站稳脚跟。
待到明年秦州粮食再度收获,陇右运粮起点就从渭州变为秦州,至少前推三百里。
行军打仗,粮草起运前推三百里代表什么,似乎根本不用解释。
《孙子》曾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葸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以李弘甫此次领兵调转粮草来看,在陇右地形下的三百里,起运一石粮食,能运抵三百里外的最多只有七斗,余下三斗都要被运粮的民夫所食。
当然,若是挽马车足够充足,不需要人力背负来运粮的话,那这个损耗倒是可以适当减少些。
陇右兵贵神速,到现在恐怕都没有消耗太多粮食,若是战线再前推三百里,届时朝廷恐怕不得不重兵安戎关了。
李弘甫思绪间,王式却已经开始安排起了扎营和运粮过籍水的事宜。
李弘甫点齐一千泾原兵,随后便护送三万民夫先后过河而去。
在他们过河后,王式将兵马分为两部,休整一夜的长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