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想着,家里怎么生出这么个混不吝的玩意儿。
但这小子确实是能干事的料子!
上次给出去四个人,拿回来一套创汇的法子,也的确管用,闽南大规模种植一季香菇,换回来一大笔外汇。
现在已经扩大规模,上头的要求也很简单,要在两年之内吃下香江市场,然后扩张到日韩、东南亚等地区。
论种植,咱们才是老祖宗!
还有那个陈凡,也是个有能耐的,本以为是个文人,就是耍笔杆子的,没想到能带回来一大笔的外汇。
第一笔 1000万港币,第二笔 3000万美刀,马上又有第三笔。
除此之外,还捣鼓了电视机厂、家具厂,虽然都是别人经营,但也带回来不少外汇,如今也都开始创汇……
“是个人物啊,就是太心!”
陈凡的资料都是查过的,曾阿黎的事情,上头一些人都知道,总结起来就是私德有亏,无伤大雅。
而且这小子聪明,把人放到香江,避开这两年的大风。
陈凡这会儿要人,老爷子也能理解,香江可不太平,手上有人,心里不慌,再支援他四个好手也不是不行。
就是要欠人情!
不过能弄来外汇,对孙子的前途有益,老爷子没理由不干,人情这种东西不是你欠我,就是我欠你,不是什么大事儿。
互不相欠的,就没人情可言。
华夏本就是人情社会,老爷子打了一个电话,把要人的事情定下来,就把孙子赶走,拿出一本《朱元璋》看了起来。
就是陈凡的新书!
一部由胡军主演的《朱元璋》电视剧改编过来的,上辈子陈凡尤其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之前就在人民文学杂志连载,现在已经出版上半册,如同陈凡其它书一样,好评如潮。
毕竟是一部评分 8.7的大剧!
而且这部剧评分之所以只有 8.7,完全是服道化拖了后腿,观众对剧情、人物是很少挑刺的。
内地写书,陈凡现在也换了思路。
以前是穷,尤其是刚开始哪会儿,赚稿费改善生活才是重点,现在银行里躺着几个亿美刀,再说赚稿费,那是瞎折腾。
千字十元,哪怕加上印数稿酬,又能赚多少钱?
不同时期,人的追求也不一样,仔细权衡之后,陈凡认为,要么不写,要么就跟写西方的小说一样,把一些大 ip抓在手里。
这些都是头部的红利,能吃下去的,陈凡自然不会客气。
至于将来怎么开发,将来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