粝,稻米软糯香甜,赶上风调雨顺的年头,产量非常高,最近一两年,本地人也开始种植水稻,除了留下少量口粮,大部分都被关东军低价收购。
几千年的传统,短时间很难改变,东北春夏两季干旱少雨,在缺少水利设施的前提下,种植水稻的终归是少数,耐旱、产量高的高粱玉米仍是绝大多数农民的选择。
对老百姓来说,能吃饱就行,口感没那么重要。
……
在管家的引领下,齐越和王宝昌来到后院堂屋。
留着修饰过的八字胡,身穿宝蓝色对襟锦缎马褂,头戴一顶水獭的皮帽子,揣着护手,一脸庸人相的刘万春早已等候多时。
管家来到近前,恭声说:“老爷,他们来了。”
刘万春坐着没动,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水烟袋,上下打量了一会齐越,转脸对王宝昌说:“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是小王吧?”
“哎,是我。”
王宝昌陪着笑脸。
刘万春吐出一排烟圈,再吐出一口“烟箭”从中穿过,语气里带着不满:“正月十五那天,你们兆掌柜亲自带着人,拉走了两千斤粮食,这还没到一年,咋又来了呢?”
齐越说:“新人越来越多,人多,吃的就多,您包涵。”“以前没见过你呀。”
“我没来过。”
“贵姓?”
“免贵姓齐。”
“小齐兄弟,主要是啥呢,我也有难处啊,今年收成不好,往年一亩地打七百斤粮食,今年六百斤都不到,除去分给佃户长工的粮,我自己也剩不下多少了,唉……”
刘万春唉声叹气,抽了一会烟:“这次借多少?”
齐越说:“还是两千斤。”
刘万春沉思半晌,伸手一拍大腿:“好吧,看在兆掌柜的面子上,我再借给你们两千斤!管家,叫几个长工来,帮他们装车。”
齐越说:“粮食先不急,兆掌柜有几句话,托我带给你。”
刘万春问:“什么话?”
“宝昌,你和管家先出去。”
齐越对王宝昌说。
王宝昌退了出去。
刘万春示意管家也出去。
齐越把藤木箱子放下,坐在椅子上,看了刘万春一会,这才说:“其实,我不是抗匪。”
刘万春一愣:“你说什么?”
齐越掏出证件,放在桌上:“很抱歉,我刚刚骗了你。”
刘万春站起身,拿起证件展开一看,不禁目瞪口呆。
证件内页标注的清清楚楚:滨江警察厅特务科齐越,职务:行动队副队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