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最小作战单元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实现“一加一大于三“的倍增。
以上三大类共十条的链路理论,就是陈军向全营进行推广的新思路。
以陈军在钢七营的主导级影响力,新的链路理论必然会很顺畅的执行下去,钢七营很快便会跨入新阶段。
理论的具体执行交给高城负责,陈军这才正式展开了“精修”工作。
首先被陈军盯上的是装甲连!
钢七营经过上一次的扩编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标准的坦克连,配置的都是重型主战坦克。
陈军首先来到了装甲一连,从训练到小考核全部走了一遍。
不得不说。
红三连的基本盘非常的扎实,敢和高城叫板的三连长黄洋能力也不错,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非常强。
陈军在装甲一连整整考察了两天,基本上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不管是单车组突击作战,还是多车主组合作战;不管是炮弹的命中率,还是集团冲击的效率;不管是常规的战术,还是陈军研发的合同战术。
等等各个方面。
考核下来成绩都是非常出色,全部达到了优秀成绩的标准。
也达到了陈军要求的标准。
陈军对钢七营是非常严格的,在这里永远都不会有合格和良好,只存在不合格和优秀两个级别。
达不到优秀标准就是不合格,一切都是向顶级战力对标。
只有一些不足为虑的小问题,陈军相信只要他指出来之后,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全部改正。
检阅的第一个连队就这么优秀,证明大家确实都在努力拼搏。
陈军的心情非常不错。
带着这一份开门红的好心情,陈军随后就来到了装甲二连检查。
装甲二连是后续军区扩编的,上到连长下到每一个坦克兵,都是新加入的,到现在也才来了不到半年。
相比装甲一连少了好几个月训练,等于接触合同战术时间少了一半多。
不管是连长还是下面的兵,他们对合同战术以及合成部队的理解,比起装甲一连都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当陈军来到连队,进行了一番全面小考核后。
发现综合成绩略低于装甲一连,在单车组和多车组协同战术表现上,也和装甲一连有一定差距。
陈军并未表现出什么不满,这已经在他的期望值以内。
仅半年时间就能总体良好以上,绝大部分成绩都环境达到优秀标准,就足以证明装甲二连下了苦功夫。
陈军相信只要保持这种状态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