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这些人家至少也带来了一名资质稍好的仙苗,其中还时有三灵根弟子出现。
如此盛况,便是独霸呙县的书剑门招收弟子时都是少有。
这其中,有如陆家、蒯家这般依附重明宗的小族;亦有如单家、明家这些与重明宗相善的姻亲;还有想攀附费家嫡婿、南安伯红人的人家。
但余下的绝大部分人,却都是被康大掌门的仁德名声召来的。
数年之间,平、斤二县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若说康大县尊将二县治理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地方,自不可能。但这好与不好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平、斤二县虽只才能称得上是清平无事,但只要稍稍与邪修肆意的其他县邑比较一番,那便能称得上是当世桃源了。
早前康大宝与南安伯那番真心吐露,似是并未令得州廷大员们重视分毫。
朱刺史、费司马、铁指挥这些大人物的更多精力,还是放在了土客相争这档子大事上头。
伯爷能不能娶岳家嫡女做正妻、甚至是媵妾,在他们看来,可比州内这些愚氓黔首、升斗小民的生死与否要重要得多。
万千凡人都是会呼气的庄稼、练气小户亦是被庄稼喂肥了的豚犬。这些大人物的心中早已被锦绣乾坤填得太满,难以为这些人腾出来方寸地方。
康大掌门如今在云角州内虽算不得个大人物,但却也与豚犬、庄稼这些词汇划清了界限。
更难得的是,他能把人当人,这便能极大的博取小户人家的好感。
康大宝这些年做了不少大人物眼中的“蠢事情”,用肉食者的嘲弄戏谑换来了今天这副局面,也难是亏是赚。
盖因人心与名声这两样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着实有股子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如今的平、斤二县,早已不是从前不知县尊是何人的模样了。
对于两县内诸多小姓人家而言,康大县尊对于其的这番恩情,几已称得上是恩同再造,不得不感怀在心。
这一点,便是在康大掌门“善欺妇人”的名声进一步远扬各州过后,也未在他们的心头发生一丝改变。
作为重明弟子的后人,修明对于平、斤二县所发生的变化自都看在眼里,也觉与有荣焉。
凭着先前路过重明城时靳世伦所给的令牌,修明也不消挤进拥挤的人群里头,与另一些没有门路人家争个先后,而是从莫苦、张楽二人值守的近道内走了进去。
下头的小家小户们虽看得眼热,但也不敢置喙半个不字,毕竟重明宗可不只有名声好这一桩吸引人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