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出身相近,都是在朝中没有门户根基的无根浮萍。
短短时间之内,能在门阀世家齐聚的京畿重镇,搜罗到这么多散修官员,也还是费了主管此事的左宗正好大心力。
朱彤来前也得了许诺,若在云角州任上做得好了,那么他在一个甲子之内,若能成就正品金丹,便就调任其回到京畿道,选一个中上州做任刺史。
这价码着实不低,这可是似费南応这样出自京畿巨室的嫡脉子弟,都万难求到的前程。
盖因仙朝近些年愈发暗弱的缘故,如今便算在京畿道这样的腹心之地,也难称得上政令通达。
与山南道相差不多,京畿道的很多州县同样被一些实力强盛的宗门、大族把持着,仙朝能直接掌握的州郡不算太多。
这些州县中的各级主官,几乎称得上是世袭罔替,却是不消仙朝费心派任。
唯一与山南道这些边远地方有所区别的是,京畿道这类腹心地方中的世家宗门,要与仙朝更为亲近。
毕竟这些势力大部都是开国太祖的元从所立,他们自己虽然喝酒吃肉,却也舍得与仙朝分一点残羹冷炙尝尝咸淡。
也因于此,仙朝户部与宗室每岁也能从他们手中征集到相对大量的赋税,用以维持这天下共主的最后一丝体面。
是以近些年来,外界也才有了诸如“仙朝风华,非匡氏一家所有”这样足称僭越的传言。
匡琉亭历来便脾性古怪,过去从不好以出身论才,算得上宗室勋贵中的异类。
其从前在朝中时,便不怎么喜欢与大家子弟共事,是以如衮石禄这样出身小家的军汉,也才能入得他眼,受他提携。
左宗正这次派了一群草根出身的入品官员来云角州,论起来却比衮石禄的门户还要贱得许多,若是其他宗室子见了,未必欢喜,却是正合他意。
朱彤才来不久,便靠着这份才干,与和衮石禄一样,被匡琉亭许了一个假丹前程。
但前者自有野心,这一个假丹的前途却是未能令他满意,遂这些日子里为着匡琉亭理政不辍,堪称勤勉。为的便是挣得新功,以图挣得一份结丹资粮。
“辛苦了,近来州中可有大事?”匡琉亭个人门户成见不深,对于这实干之才当真喜欢,甫一见面,便是宽慰一声。
“为国效命,不敢言辛苦。”朱彤见得匡琉亭眉宇间的满意之色又浓了一分,复又开口言道:“伯爷闭关这些日子,州内清平无事,愈发有兴盛之象。”
念着匡琉亭不好听奉承之言,朱彤便将这些吹捧言得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将以下几件事情叙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