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然山大师姐
李无相看着她:“你应该知道怎么样才做得了三十六宗的宗主吧?”
“……嗯,我知道,要有法帖。”
“那这事儿你没告诉周青浒吗?”
赵玉不哭了,用掌根抹了抹脸上的泪痕,抿了下嘴唇:“我之前告诉过他了。但是我下山的时候……大师兄把缠丝甲给了我,我又把缠丝甲给了周青浒。他叫人找我的时候,说他有法子把那缠丝甲弄成然山派的镇派之宝……”
刚才赵玉提到了一次“缠丝甲”,李无相只以为是一件寻常的防身宝物。这时候听赵玉这么说了,才皱起眉问:“缠丝甲是什么样子的?”
“很像是一件用细铜丝编成的衫子——”
李无相一下子明白那是什么了。
说实话,在他印象里,然山派是又穷又破,比山野间散修们主持的小门小户强不了多少。可现在听这么赵玉这么一说,好家伙……然山派竟然也有真器!?
三十六宗、六部玄教,都是有自己的镇派之宝的。好比五岳真形教的镇派之宝是那枚像笏板一样的“五岳真形图”——跟“五岳之宝”那枚印玺一样,都是五岳真形大帝在世的时候用过的。
这种东西,与五岳真形大帝的气运紧密相连、世间独一份儿,被安置在真形教的道场总坛之中,叫做“本器”。
从本器上弄一点点的材料,以此为引,再用别的珍贵法材造出来个类似的宝贝,就叫做“真器”。真器与本器的气息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六部玄教而言,能传递本器法宝上的气运规则,对于李无相而言,则觉得像是个信号转接站——他在棺山上见到的那枚巨大的五岳真形图就是真器。
然后,再用些寻常的材料炼制成与本器、真器类似的宝贝,就是“宝器”,即是许道生和其他修士拿在手里用的那种笏板。这种宝器借着附近的真器的气息,能叫弟子更方便地与大帝真灵沟通,请神的时候就会更快、更容易一点。
不过在赤练派那边“宝器”是一句骂人的话,他们就只叫做“灵宝”。
三十六宗现在没什么真灵可用,但毕竟从前是有的,于是宗门里也会存在本器、真器、宝器的区别。虽然其上没了道运规则,但毕竟当年炼宝时所用的法材不同,神通效果就也是有区别的,譬如他之前从程佩心那里弄到的那面玄光镜其实就是“指月玄光”的宝器。
而赵玉口中的“缠丝甲”,应该就是然山派金缠子的真器——不可能是宝器。因为要用寻常的铜丝来编织类似金缠子的衫子的话,工艺难度相当大,再想要弄得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