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沅回首吩咐温泫臣的儿子。
温世双高大俊美,手持方天画戟,无论造型还是兵器,都像极了杨沅传出的那部《三国》中温侯吕布的造型。
“对颍州城好好清查一遍,参与过寿春之战的金军,无论将士、无论汉人亦或女真,皆立斩。
有包庇、藏匿者,亦杀之!”
温世双立即答应一声。
杨沅又转向面前跪了一片的颍州官吏。
“颍州官吏,无论汉人亦或女真,仍归其位、仍复其职。
尔等在金国治下时,一切功过,我宋相不予追究。
从此做为我大宋官吏,便须遵守我《皇宋刑统》!”
在场的金国官吏一听,不由得大喜过望。
他们只希望能保全性命,如果杨丞相能给他们留下那么一点点安身立命的钱财,也是好的。
却没想到,竟能得到这样的安置,当真要喜极而泣了。
也是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原来不是杨丞相嗜杀成性。
杨沅在寿春大开杀戒,那被俘的金人,哪怕是重伤奄奄的,都被拖去一刀砍了脑袋。
应是因为完颜亮的“三日不封刀”的那道命令。
那三天,寿春城几乎沦为鬼域!
参与寿春之战的金人,自然死罪难逃。
杨沅全面接收颍州的官僚体系,目的有四:
其一,利用这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吏,可以在他步步北上的过程中,以速度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尽快将占领区引为己用。
其二,这种示范效应,对于金国各地城阜来说,是致命的。
这个消息一旦传开,所有金国控制的大城大阜,还有多少人愿意死守,愿意为那个总是淫辱臣下妻女的荒唐皇帝尽忠?
其三,杨沅……要给新金那边打个样儿。
那边他本来就有极好的基础在了,再有这样的优容政策,那将来……
其四,掺沙子。现在阻挡他更上一层楼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大宋的士大夫群体。
哪怕如张孝祥、萧毅然、陆游这等好友,虽然没有反对他的意思,可是自幼形成的观念,也让他们难以做出热枕拥戴的举动。
反观出身西军的将领们,尤其是从山东过来的义军将领们,就格外热衷推动此事了。
所以,杨沅需要调整大宋官吏群体的构成,输入一些新鲜血液进来。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对于摧毁金国军心士气的作用,比一场大捷的效果还要大。
原本低迷的是金军的士气,现在整个金国上层,也摇摇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