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不爽:“什么叫癞蛤蟆吃天鹅肉,你给我解释清楚。”
“这要解释?人家李恒就比你大2岁,人家是作家,人家是音乐家,人家在名牌大学读书,你马上高三了,在邵市一中还没进前50名,这不是癞蛤蟆是什么?别真以为我不知道你那日记本里写的什么.”妇女主任恨铁不成钢,絮絮叨叨。
听到妈妈偷看自己日记本,刘娟顿时火冒三丈,叉腰怒斥:“是!我是比不过李恒。可人家李恒父母都是大学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呢,你和我爸是什么?是土农民,你们天生就没读书的基因,凭什么拿我去跟人家比?”
妇女主任嘴巴张了张,被怼得哑口无言,还是提第一次被女儿如此奚落,脸色青一块红一块,可半天都没找出反驳之词。
离开村大队部,余淑恒抬起右手腕看看时间:“今晚有什么活动?”
李恒问:“老师还想出去?”
余淑恒眼睛泛出一丝期待。
李恒道:“去夹黄鳝泥鳅?还是去捉青蛙?”
余淑恒想了想,“青蛙吧。”
“行。”
李恒应声下来,回家换上套鞋后,拿上手电筒和尿素袋就带来着老师出发了。
“老师,你拿尿素袋,跟在我后面。”走了200来米,两人来到了一出水塘边,他把尿素袋递给她。
“好。”余淑恒左手也拿一手电筒,右手接过尿素袋。
分工明确后,李恒开始用手电筒四处找,没一会儿就在一绿油油的草丛中发现一只大青蛙,粗粗一扫,足有2两重。
用强光照射青蛙眼睛,它就不动了,李恒悄声走过去,瞄准时间右手罩住青蛙,然后抓起放入尿素袋。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低头瞅着青蛙在袋子里活蹦乱跳,余淑恒赶忙把袋口用手捏紧,问:“青蛙都这么好捉?”
“待会你试试。”李恒道。
余淑恒跃跃欲试。
这年头没有农药残害,生态环境极佳,池塘边的各种蛙类几乎打堆摞了,青的、黄的、还有土色的,以及癞蛤蟆,统统都有。不过他更倾向于青蛙和黄色的。
呃,黄色的用普通话他不知道叫什么?方言叫树蛙,长不大,是唯一不用剥皮就能吃的蛙类。据说营养价值极高,不过价格也很贵,在市场上是普通青蛙的3倍左右。
有水有遮掩物的地方,差不多三步一只,五步两只,偶尔一个地方会有两三只,凡是碰到这种,李恒都是抓大放小,挑最大的抓。没办法嘛,只能抓到一只,其余的被惊吓到肯定会跑,那就利益最大化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