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愿为巴县百姓捐银八千两,诸位有多少捐多少,自己看着办吧。”
停了停,宋三郎又道:“诸位放心,尔等的心意,本官必会如实禀明陛下。”
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禀明陛下???
禀明就禀明,山高皇帝远的,皇帝还能真拿他们怎么着,他们又没犯法。
一众粮商乡绅如此想,唐兴德却是叫苦不已,心里恼极了宋三郎,他还想着凭着巡抚堂哥的关系继续升官发财呢,这要在皇帝哪里挂了号,他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唐兴德正在一边叫苦一边寻思捐多少合适,又怎么把捐出去的想办法给搜刮回来,就听台上一直没吭声的四品爱民使突然开口道:
“本爱民使亦会如实告知陛下,本官在京城时,曾闻中州进京赶考的举子言中州乃人杰地灵之地,如今看来,好像并非如此。”
宋景辰此话一出口,换成下面的乡绅富商不淡定了。
无他,小宋大人比宋大人更狠!
大夏朝允许商人考科举,只不过条件更苛刻一些,但走走门路,基本都能搞定。
而宋景辰这话翻译过来基本就等同于:你们不捐是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你们家族在皇帝哪里挂了号,想想你们家族里考科举的那些后生吧。
所以,你们是要银子,还是要前途?
啥都想要,门儿都没有。
天下哪有这般好事,只吃不吐。
本大人这是为你们好,督促你们为自家子孙可积点儿德吧。
三郎听到辰哥儿此话,忍不住眉峰一挑,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翘,接过儿子的话头儿继续道:
“本官亦知道诸位都有难处,本官何尝不难,可我等再难亦难不过皇上,如今皇上正需诸位出力之际,诸位的付出,相信陛下必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