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漂荡的鲜红衣袖和漆黑长发。
再然后,一颗头颅从水中哗啦冒出来。
是方才入水的小兄弟,他怀里还带了个人,散发,红衣,从水里抬起头来,又耷拉下去。
顿时,人群一阵哗然,在里层的忍不住激动叫嚷起来。
“毓秀姑娘救上来了!”
“那小兄弟真的把毓秀姑娘带上来了!”
这消息跟火燎原似的飞速传开,原先捶地的、扯头发的、大声哭嚎的都愣了,一听是真的,急急忙忙往里跑,誓要见到毓秀姑娘最后一面。
黎三娘可不管什么毓秀不毓秀,她见着善多平安出来,喜不自胜。一翻身便站在了围廊边缘,伸手去拉他。
还有几个书生也跟着翻过去,你拉我拽,把几乎脱力的姜遗光拉上了岸,而后你一言我一语夸赞起来,称这小兄弟智勇过人。还有人安慰他毓秀姑娘在天之灵必会感念他的恩情,来世衔环相报云云。
至于毓秀姑娘,也被他们小心翼翼托到了岸边长椅上。
有个书生不忍,解下了衣袍盖上去,拉过发顶,以免叫她走了也不体面。
黎三娘给姜遗光披上衣服,又从其他人那儿得了帕子,盖在他同样散开的发上吸水,小声问他:“怎样?”
姜遗光咳出水,缓了好一阵子,才慢慢点点头:“拿到了。”
这下黎三娘彻底放下心来,带着他就要往外走。
春日水寒,他得回去好好休息才行,要不然得了风寒可怎么办?
只是,他们走的前方,恰巧毓秀尸首摆在那儿,其他人也都知道是这位小兄台把人救上来的,纷纷让道,好让这位痴情少年能和毓秀姑娘见最后一面。
那些毓秀姑娘的爱慕者实在太多了,散开后人挨人人挤人,硬是把其他路都堵住了,原先哭喊哀嚎的见他过来,也抹了泪同他说节哀,说感念他的恩德,让毓秀免了在水底受鱼虾啃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