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魔都电影节的交易量几乎为零。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大制片发行公司的人当然对这个市场没兴趣,更不会大费周章地把自己的明星拉过来宣传。
“其实也不能全怪主办方。”陈凯戨不知几时悄然靠近。
陆远三人和他打了个招呼,刘施施蹦跶到男票身边,抢过奖杯打量。
陈凯戨继续说道:“在魔都电影节上交易的影片,并不能像国外电影节那样,双方一对眼就交易。
因为咱们国家进出口电影是有着严格审查程序的,即便是产生了意向也得先报批才行,流程要去大量时间,最终这笔生意能不能做根本不是公司之间能够确定的。”
说完,他感慨:“中国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呐。”
陆远瞅了他一眼,陈凯戨导演或许小心眼了点,好面子了些,性格人品上存在诸多问题。
但毫无疑问他有才华,且对电影也有追求。
无论怎么讲,第五代导演中,只有他和张一某依旧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这就能说明一切。
站在陆远的角度来看,他们擅长的东西也许在当今的市场上不再吃香。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执导能力,对电影画面的理解,不如那些一部电影赚几个亿的新导演。
就好像诺基亚没多少人用了,但是你不能否认它在手机界的地位。
魔都电影节红毯结束后,还有一场论坛。
主题围绕中国电影市场展开话题,陆远和徐铮受邀参加。
这个论坛有四个部分,共十二场,俩人被安排在第二部分第三场——“面对好莱坞,华语片的救赎之道”。
一同出席的还有韩三坪、管胡、宁昊、娄耶、王晓帅、陆钏、乌尔鳝
魔都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一楼,论坛大厅。
论坛会场的布局和媒体见面会差不多。
台上放着几张白色单人沙发,陆远等人坐着,而台下人头攒动,是来自各地的记者,业内投资人等。
“长久以来,华语电影分为两股力量,一种为国内市场而做,即所谓的商业片。另一种,为国际口碑而作,即电影节影片。
近年资金的迅速堆积,从终端开始为创作者打开了国内市场契机,一些独立影片也纷纷加入商业影片的大潮。
但是好景不长,新政推出后,好莱坞影片占据资源太多,对华语片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并更多地压向制造中等规模影片的年轻导演身上,也压向了他们的未来和华语电影的未来
逐渐承担起华语影片大任的年轻甚至中年导演们该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