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嫡孙的消息,可是沸沸扬扬,汴京的姑娘们大都把这新鲜事儿当成聊天话题的。
有姑娘会想象徐载靖在那火山之下救人的样子,
也有荣家表亲的姑娘不时的透过屏风,看着众人中间的荣显。
荣显听着表弟的话,
从兜里拿出了舅舅们给的枣子,咔嚓一口开始吃了起来。
看着屏风后的妹妹,
荣显不时的问上几句离着多远、地方多大、门朝哪个方向的问题,
问的都是接待客人的前院儿,
去过徐家的大多都能看到,这位表弟倒也没什么可保密的。
屏风另一边的荣飞燕,
看着自家兄长看过来,就赶忙转过头,察觉到荣飞燕视线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看她的表姐妹,
荣飞燕并没有如小时候那般暗自腹诽,而是低头继续剥这手里的石榴,专心的听着一旁的话语,
剥的差不多了,荣飞燕将石榴轻轻掰开,自己留了一块后,分给了身边的女使和表姐妹们,
她女使还好说,几位表姐妹却是有些惊讶的,
表姐妹们回去的时候也是告诉父母,说是荣家飞燕妹妹长大了。
下午回了南讲堂巷,
进了回雪院,
“细步,把哥哥讨要过绣好的那个扇套给他送去。”
“是,姑娘。”
说着,荣飞燕铺好了一张白纸,
凝香赶忙走到一旁,开始滴水研墨,
荣飞燕在笔架上抽出了一支兔毫毛笔后,闭着眼细细回忆之后,便开始在白纸上画了起来。
柴铮铮今日同兄长们陪着母亲柴夫人回了外祖家。
柴夫人母家姓程,
她的祖父是从大周程国公程家分家出来的庶子,祖母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虽并未分得多少产业,家境也不优渥,
但柴夫人的父亲(柴铮铮外祖父)这代,在柴夫人祖母的教导督促下中了进士,
父亲在沧州为官的时候,身为年纪最小的嫡长女的柴夫人,
被当时的柴家主君夫妇相中,一番撮合之下,进了柴家,成了柴家大娘子。
如今柴铮铮外祖父已致仕在家,四个舅舅皆在汴京为官为吏。
往日柴夫人在沧州的时候,路途遥远,这等日子定然是回不了娘家的,多是在汴京的柴劲兄弟二人去程家。
今日,却是柴家一家人都来了。
柴铮铮的四个舅舅,娶的也都是汴京人家,不过今日因为柴家人都来,柴铮铮的四位妗子(舅妈)都没回娘家。
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