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凛,以为这是倭国军队要阻截大军登岸,就要下令军中做出应对,看了两眼之后,忽然觉得不对。
这队骑兵人数太少,只有数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空中的大修士虽然不少,但也只有不到三十人,都不够岭南水师塞牙缝的。杨行密在仔细看了之后,就发现倭国骑兵打着使臣旗帜。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正常情况下这个规矩大家还是会遵守的,不会像演义小说里那样,动不动就把来使人头割下来送回去,以此表达自己坚决作战的意志——那毫无意义。
所以杨行密只是下令全军戒备,准备作战,并没有出击。
“杨将军,我们又见面了。”经过一些程序,菅原道真到了船上,对杨行密行礼。
杨行密奇怪的打量这个老头子两眼,不知道对方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难道还想劝我们退兵不成?陛下之前就跟他说了,割地议和不可、称臣纳贡不可,对方没有选择,除了作战,就只剩下投降。
“使臣此来意欲何为?”杨行密按着刀柄,居高临下的问道。
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没有多少兴趣。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一路杀到平安京去,将醍醐那小子绑到李晔面前,然后宣告大唐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青衣衙门绘制的舆图他看了,从黑崎海湾到平安京只有不到两百里路程——狭长的岛屿就是这样,本州岛最宽的地方,两端相距也不过五百里左右。
大军只要登岸,就算路上遇到抵抗,杨行密也有把握,在十日之内兵临平安京城下。
菅原道真面容惨淡,“在下这回来,是来请降的。”
听到这话,杨行密愣了愣,“是你自己投降,还是倭国投降?”
“在下自然是代表国家而来。”
杨行密额头上冒出一条黑线,有些无法接受。仗还只打了一场,这就要投降?就这么不经打?
之前他还想检验一下,岭南水师“陆战军”攻城拔寨的战力,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在此战之前,在李晔的授命下,杨行密在岭南水中训练了“陆战军”,其实也没甚么特殊的地方,就是陆上作战而已,大家其实并不陌生。
片刻后,高居主位的李晔看着菅原道真,也有些意兴阑珊,从本心上讲,他很乐意血洗倭国,现在听说对方要投降,不由得感到失望,甚至开始暗暗自省:之前耀武扬威的火候是不是太过了?
他耀武扬威的目的,只是想瓦解对方的斗志,方便大军征战而已。
再者,岭南水师的战力,之前并没有完全展现给菅原道真,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