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神”“四大怨灵之一”是何种模样,真正见了,发现对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顶多就是气质儒雅些。
然而眼下或许是心头恐惧深重,这份学问人的气度也弱了不少,实在让李晔提不起高看一分的兴趣。相比较而言,大唐气质比他出众的人,一抓一大把。
菅原道真在倭国名声非凡,其实也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至少在这个时代是这样。
失去兴致的李晔,也没了跟菅原道真寒暄客套的意思,漠然道:“菅原道真,朕的大军如何,你也看见了,想必还看得很清楚。听说你现在是倭国的主战大臣,朕问你,你认为倭国能否挡得住朕的大军?”
菅原道真张了张嘴,很想说一些硬气的话,但在巨大的绝对实力差距面前,任何死鸭子嘴硬都只是在自取其辱。菅原道真也不想为此惹恼面前的这位大唐雄主,给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他艰难地回答:“唐朝军队之强,当世无双,我们的确挡不住,但我们愿意......”
“愿意奋躯死战?”李晔晒然,“那有用?”
菅原道真说不出话来。
的确是没用。连迟滞唐军的步伐都做不到。再多的人命,也经受不住唐军法器的轰击。如果倭国上下死战,结果也不过是平安京晚几日陷落罢了,还不会晚太多天。
菅原道真面容惨淡:“议和可否?”
“不可。”李晔转过身去,继续欣赏海鸥的飒爽英姿,在他眼中,这比看着菅原道真更有意义。
“称臣,纳贡,可否?”菅原道真声音悲怆,还在努力。
“不可。”李晔的语气不容置疑,没有商量余地。
“割地,可否?”
这回,李晔连回答的兴趣都没有。
菅原道真悲愤、委屈、无奈:“难道陛下非亡我国不可吗?!”
议和、纳贡、割地都不行,接下来就只剩投降。而在眼前这种形势下投降,国家必然不能保存,唐军会彻底占领这片土地。
“朕要一统江山,倭国自然只能灭亡。”李晔淡淡道。
菅原道真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站直了腰身直视着李晔,唾沫四溅的控诉:“臣自问,国家对待大唐一向尊敬,从来没有忤逆之举,为何大唐忽然前来攻伐?!为何大唐非灭我国不可?!
“眼下大唐军队已经灭我二十万水师,二十万将士啊,一日夜间全部授首,大海为之变色,苍穹为之悲鸣,天照大神的子民,一下子增添了数十万孤儿寡母,这是人间惨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