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那些渗透青衣衙门,跟唐朝官员来往的人,都是大王费尽心血安插的。马殷之事后,李晔必然察觉到青衣衙门蕴藏的风险,不得不立即着手清洗他们。而这,正是大王希望看到的。”
耶律阿保机饮了口酒,自我陶醉道:“他们也的确为我们收集了很多有用的消息,这是他们的用处所在。但他们最大的用处,却是在大战降临之时,被我暴露出来,吸引李晔和青衣衙门的注意力。”
锲沃邰给自己倒了酒,立即接话:“只有当青衣衙门忙着处理内部问题时,才没有那么多精力顾及外部。这是很简单的法子。”
“越简单的法子,往往也越有用。”耶律阿保机道。
锲沃邰大点其头,一口气饮了一杯酒,才摇头晃脑的继续道:“最妙的是,李晔将北境战事当作了核心,也将大王当作了最需要处理的对手,把五十万长安禁军调到了这里。”
耶律阿保机悠悠道:“李晔一直对我戒备深重,承蒙他看得起,其实我也很自豪。所以,当我率领举国之兵亲征,他如何能不将我当作头号大敌?他如果不这么做,北境就守不住。”
锲沃邰道:“举世攻唐的局面下,李晔没有更多选择,在让大军主力迎战大王这件事上,他也没有选择。就像现在,唐军在战争中一直采取守势,没有冒然进攻,这也是没有选择事。”
耶律阿保机道:“的确如此。不过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最后破局的机会。”
锲沃邰道:“大王掀起了举世攻唐的大局,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耶律阿保机笑道:“你说,如果唐军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守城,而是出关跟我大军决战,凭借那些大唐修士的强横,有没有可能,在我军中修士力量虚弱的时候,一举击溃我?”
锲沃邰耸耸肩:“或许有,或许没有。没有发生的事,谁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说到这,锲沃邰已经饮尽了一壶酒。
耶律阿保机同样如此。
他们都很沉醉。
沉醉在自己的惊天之谋中。
“半旬,顶多再有半旬,我们就能兵临幽州城下。届时,南方万里山河,都会成为契丹勇士纵横的战场!”
......
安王府政事堂,李晔手持军报,眸若寒星。
堂中站着几名浑身浴血的修士,大修士,真人境的大修士。
军报,就是他们亲自送回来的。
被真人境大修士亲自送回的军报,自然非常重要,十分紧急。
一份来自南诏,一份来自阳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