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王建投降。
李茂贞拍拍李晔的肩膀,一副知心大姐大的模样,叹息都被她叹出了语重心长的味道。
她认真道:“我跟王建相识于神策军,当初也算相交莫逆,后来一起留在凤翔军,参与平定黄巢之乱,也有浴血同袍之谊。当年事了之后,你,我,朱温,王建,在安王府欢饮达旦,也有兄弟之情。
“虽说在那之后,大家各奔前程,在天下大争的洪流面前,成了厮杀对手,但也没有多少私怨。我们不曾杀他妻儿,他也不曾斩我父母。眼下,王建困局蜀中,要兵无兵,要粮无粮,负隅顽抗无非是平添伤亡,改变不了大势。
“皇朝要中兴,盛世要再临,终归是要向外用兵,跟异族一较长短,国内能少流些血,怎么都是好的。我此番过去,说到底,也是在他绝境时拉他一把。这厮也不是愚蠢之辈,应该看得清局势,为建立盛唐效力,怎么都不负他一身本事。”
李茂贞这番话,说的入情入理,有家国大义,也有私交情谊。体现不仅是岐王胸中锦绣,也是李茂贞的三观品性,让李晔都不知道该则怎么反驳。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太危险了些。
万一王建这厮,跟索勋之流差不多,抱了为自身富贵功名,不惜拼到最后的狭隘心思——实话说,上位者大多是这种心思,那李茂贞去了无异于羊入虎口。
不等李晔开口,李茂贞就道:“有我这个参考在,想来他也不会不相信你的人品。好了,别婆婆妈妈的了,只要王建同意放我过剑门关,这一趟我怎么都要走,也只有我能走!”
见李晔还在沉思,李茂贞忽然笑了笑。
这一笑,如白云一样清新,如流水一样透明。
她道:“李晔,你要明白,大唐不止你一个豪杰,大唐要想再现盛世,也不能只有你一个英雄。我李茂贞忝为岐王,难道就不能赴一场鸿门宴?况且,王建可不是霸王,你担心个什么劲?”
最终,李晔同意了李茂贞的计划。
她也是个王,自当有王的意气!
李晔尊重这种意气。
也尊重她。
王建同意了岐王入关。
岐王入关后,宋娇问李晔,要不要调集所有真人境,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合力猛攻剑门关法阵。以他们的力量,若是全力出击,未必没有破阵的可能。
至少,可以尝试一番。
李晔否决了宋娇的提议。
大小剑山上的天空,就只有他们四人,在浮云之下,山川之上,静候岐王归来。
李晔知道,这一刻,他等的,不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