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大修士也会果断分散,同时不停用术法进攻他。
金刚境的进攻,李晔不能无视,几击他不在乎,十几击他也能随意承受,但是几十名金刚境轮番轰击,他怎么可能不闪避?
就这样,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李晔成功击杀了十多名金刚境,但自身的灵气却被消耗的厉害,现在已经只剩下小半。
李晔心中警钟大作。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金刚境的僧人,就是打定了注意,要用人数优势和这种拖延战法,将他的灵气消耗干净。
这简直就是消极怠工。
李晔可以冲出城,去杀戮练气期的僧人修士,激怒这些金刚境,迫使他们靠近自己。但是同理,这些金刚境也能舍弃他,去屠杀那些归义军将士,这是李晔无法接受的。
“进攻阳关的僧人终究是太多了,无论是炼气期修士,还是金刚境修士。我们这边人太少,应付起来怎么都太吃亏。”李晔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破局,岐王那里的人手是不能抽调的,她本身的力量就不富裕。
实事求是的说,大唐的修士汇聚一处,自然比阳关外和琵琶山的僧人多,但是调集练气中低端的修士,就不在李晔的原有计划内。而且他们行动也慢得多,仓促传令,等他们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只能说,圣佛壮士断腕的勇气,早早汇聚了几乎所有释门修士之力,的确是李晔不曾预料的。
他现在应该期望飞鸿大士,在佛域赶紧结束跟圣佛的争斗,取胜后就能号令天下释门修士。
但李晔并没有这个想法,守卫阳关,保护归义军和沙、瓜二州,本身就是他的职责所在,没有飞鸿大士的行动,他也会这么做。
况且,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来都不是李晔的性格。
飞鸿大士也不一定能赢。
就在李晔苦思破局之法的时候,他忽然发现,眼前的金刚境大修士正在减少。
不是被他杀了,而是自己走了,去了别的战场。
从一个,两个,到五个,六个,最后超过了十个!
“这是什么情况?”李晔惊奇之下,心头大喜。
对方能够用拖延战法拖住他,靠得就是人数的巨大优势,达到牵制他的效果,如果这种优势不在,他斩杀对手就容易得多。
紧张的战斗中,李晔迅速瞥了一眼阳关城头战场,却发现那些离开的金刚境,正焦急的飞向一处处断墙后,人未落下,就发动强大的术法攻击,似乎要将断墙后的土地轰出一个大坑。
彼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