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论法,但她忠于释门,如果飞鸿确实在害释门,她不会手下留情——她跟飞鸿也没什么情。
私情这种东西,不属于她们这种存在。
飞鸿大士察觉到了文殊的心态变化,但她仍是没有着急,看着对方认真道:“这么多年来,你难道就没有发现,释门有可能在东土一家独大,也能将道门压制得死死的,但却绝对不可能完全让道门消失,更不可能让东土成为佛国?”
不等文殊发怒,飞鸿便道:“三武灭佛的往事,就没有让你们反思过己身?”
文殊闭嘴不言。
飞鸿喟叹一声,“你以为我选择李晔,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个人强大?那只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他个人的强,其实不算什么,唐人的强,或者说汉文明的强,才是根本。你方才也说了,唐军天下无敌。”
文殊张了张嘴,有心反驳,却哑口无言。
不同意这句话,就是盘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飞鸿继续道:“凤歧山之战那会儿,其实的确是释门的机会,但圣佛的选择错了。”
“错在哪儿?”文殊问。现在,她已经不急着否认圣佛错了这个评判。
飞鸿道:“他不应该选择让释门孤军奋战,自己在乱世中去拼杀,而是应该选择支持一个人。”
“释门支持了李克用!”文殊脱口而出。这话出口,她就神色黯然的再度闭嘴。很明显,这个选择错了。
飞鸿道:“当时,黄巢之乱被平定,论功绩,李晔最重,论实力,他也是最强的之一。释门应该支持的,是李晔,而不是什么李克用!”
文殊道:“可李晔是李唐宗室,他不死,大唐天下不会真的大乱!大唐不真的大乱,释门如何趁机成事?”
飞鸿看文殊的眼神,变得怜悯。
这让文殊怒火顿生。
不等文殊发怒,飞鸿便道:“释门为何要大唐天下大乱?释门要做的,是壮大自己,打压道门,这才是根本!只有道门,才想着让大唐彻底大乱,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建立神权大于皇权的道门国度。”
“这跟我们一样啊......”文殊张嘴道。
飞鸿又是摇头:“跟圣佛想的一样,跟我想的不一样。
“为什么当时释门应该支持李晔?因为道门一门心思想着弄死李晔,想着倾覆大唐皇朝!释门在东土的敌人,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人?从来都是道门才对!如果我们帮助李晔,击败道门,平定藩镇,到时候,你说释门会何其壮大?道门会落入怎样的田地?”
文殊呆了。
飞鸿眼神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