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李晔怔了怔。
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飞鸿大士的消息了。
河东之役后,飞鸿大士回归佛域,李晔当然能够推测,她回去后处境不会太好。
但没想到,她还能号令释门弟子。
李晔问道:“圣佛就没有别的指示?”
无空愈发虔诚,道:“圣佛说,早先种下的因,终会结出后来的果。只要安王在,未来就终究会来。”
这回李晔愣住了。
很显然,圣佛不会说跟飞鸿大士一样的话,至少,不会一字不差。
所以,无空的意思是,飞鸿大士,会成为圣佛!
飞鸿大士要造反!
如果“造反”这个词适用于她的话。
霎时间,李晔就明白过来,这趟凉州之行,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轻松。
飞鸿大士跟圣佛分庭抗礼,其实就是开战!
这场释门、佛域内部的战争,李晔已经是沙场上的人。
飞鸿大士的举动,无疑说明了,圣佛不同意跟李晔和谐共存。
是跟李晔共存共荣,还是跟李晔厮杀到底,是飞鸿大士和圣佛战争的两面旗帜。
作为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李晔很清楚自身扮演的角色。他跟飞鸿大士,无疑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可以说飞鸿大士在帮李晔,也可以说李晔在帮飞鸿大士。
这个刹那,李晔瞬间明白过来,河东之役的时候,飞鸿大士为何要给他放水!
对飞鸿大士这个层次的存在而言,她在河东变相帮助李晔,绝对不会是因为自己寂寞、无聊,所以看上了不同凡响的李晔。
或者说,她是看上了李晔的不同凡响,但产生的不是儿女情愫,而是对未来的判断和坚信!是看到了释门的未来!
那个时候,飞鸿大士就预见了现在的情景!从那时候起,飞鸿大士就认为,李晔终会平定大唐境内的群雄,并且走到河西,走到高原,走到河西,走到需要未来的释门面前!
佛说,他能见过去,能见现在,能见将来。
所以,飞鸿大士能看到这一点,不足为奇。
但李晔知道,这不是飞鸿大士有堪破未来的能力,只是对形势的分析入木三分、恰到好处而已。一切堪破未来的能力,都是源于对现在的精准认识。飞鸿大士在河东的时候就认为,李晔会成为释门的未来!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有全真观,他能容许道门在他手下生存,只要释门愿意改变,自然也可以在他羽翼下存在。
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谋士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