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项目得到了市府的正式批准,全部文件都已下达,可以动手了。按北京市规定,文件下达日起一年内必须启动拆迁程序,所以时间上已经刻不容缓。
天翼在拆迁方案报市府审批时,申请的曹家巷拆迁补偿价是,一平米补偿30984元人民币,有零有整。这个数目是按同一地段房地产市场价评估出来的,吴乾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却在公司董事会招致了股东们的一致不满,认为太高了;在市府又饱受诟病,认为太低了。吴乾两头做工作,总算得以通过。但是大家都知道,补偿价无论多低都会超过董事们的心理价位,同意,补偿价不管多高都不会达到拆迁户的心理价位。
万事俱备,可以动手了,公司高峰会上却为谁主持拆迁吵了起来。
吴乾已经聘用了5年前金城房产的拆迁主管冯渔顺,但是还需要派一个公司高管去具体主管曹家巷项目。曹家巷身处三环内寸金地,拆迁面积大,工程工期长,市政府又给了商业用房的指标,工程进展至少影响公司5年的运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么派谁去主管合适呢?
如果只是工程监管的话,公司高层里面会跳出一堆人来你挣我抢,问题是曹家巷项目最大的拦路虎是拆迁,拆迁顺利与否不仅跟工程盈亏直接挂钩,而且这次天翼跟市政府之间有协议,如果拆迁无法进行,天翼保留撤出该城改项目的权力。
这样一来,如果最后因拆迁不顺,天翼不得不退出曹家巷项目的话,当主管的就算不被指责为导致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也至少是办事不力,能力不够。谁会去拿自己在公司的前途地位开玩笑,高峰会上各位高管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去接这烫手的山芋。
高峰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意见渐渐趋向于一致:吴乾你自己当主管最合适。
众人暗示道:吴乾你是这项目的始作俑者,自己挖坑自己填啦。
当然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这么重大的工程,公司里有这个经验能力主管这种项目的,就你吴乾一人啦。
吴乾蒙了,望了望自己老爸,吴卫国眼睛半开半闭,右手放在文件上,4指弯曲,不紧不慢的轻敲着桌面。
父子之间多年的默契,吴乾明白吴卫国的意思:不要冲动。
天翼的前身是河北地级市里的一个大集体企业,更往前追溯的话,是吴卫国在80年代初自己拉起来的一个土工程队,所以公司传统的家长制管理气氛很浓,吴卫国的两个儿子,一个媳妇都在公司中身居要职,公司几乎就是吴家一家人的天下。
天翼从股份制改革后,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